5月24日上午,大众社工开展首场青少年发展主题公益课程——开启家庭沟通“心”钥匙专题活动,来自东莞不同镇街的家长通过“专家指导+实况分享”学习如何科学沟通和教导,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本场公益课程由中级社会工作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东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防护项目主管帅世春担任讲师,讲师从当代孩子的心理困扰、压力事件带来的情绪变化历程、抗逆力、家庭会议指南四方面展开讲授,剖析了大部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行为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心理韧性;分享实用的亲子沟通技巧与家庭互动模式,为科学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导与支持。
当孩子逐渐成长,生理和心理也随之快速发展,在面临学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情绪会出现起伏不定的情况,可能时而兴奋,时而低落。故此,许多家庭会陷入一种微妙的紧张氛围。孩子因心理困扰沉默不语,家长因过度担心焦虑不安——这可能是众多家庭中的写照。
帅世春讲师指导家长,不要将孩子的情绪问题视为负面因素。例如,当孩子面对挫折而心情不佳,烦躁不安时,家长不要急着责备,而是先了解孩子的情况,接纳孩子的情绪,说“我知道你今天心情不好,跟爸爸妈妈说说吧,我们理解你的。”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感受到有人陪伴、有人接纳的温暖。
讲师分享了家庭教育的关键之一,是在于家长的引导。当孩子遇到选择难题、犹豫不决时,比起“替他去做决定”,或许“退一步留出空间”,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做选择、承担选择的后果,更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决策能力。例如孩子选择“睡懒觉”而错过了出游,家长需避免指责(“活该,让你晚上不睡觉,起不来了吧!”),而是用理性引导:“如果下次还想多睡一会儿的话,你觉得怎么安排时间,既能休息好,又不会错过想做的事呢?”不否定孩子的选择本身,而是帮助其理解“选择,承受,后果”的逻辑,能让孩子在试错中找到成长机会。
讲师用大量日常生活中负面案例讲述了家长的固化沟通对孩子抗逆力能力的影响,表示孩子抗逆力培养需要家长以“支持者”身份,帮助孩子在挫折中积累“我能行”的经验,而非用“胆小鬼,为什么你一点都不像我!”“为什么他就欺负你,而不欺负其他人呢?”“哭什么哭!这点委屈都受不了,有什么出息!”的话语将孩子推向“自我怀疑”的深渊,导致孩子“内在心理韧性”逐步弱化,产生“父母无法信任”的想法,难以建立抗逆力中的“支持系统”。活动最后,家长们依据自身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踊跃地向讲师进行咨询和交流,讲师根据家长的提问进行了一对一的解答。
本次活动是大众社工助力“百千万工程”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公益讲座的首场活动,不仅让家长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同时让其掌握了与孩子有效沟通、有效互动的实用技巧,受到各家长的一致好评。接下来,大众社工将在6月陆续启动余下4场课程,持续深入地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