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院方的大力支持及组员的努力配合,快乐成长小组于1月24日正式结束。这是一个针对青少年开展的成长型小组活动,参加者是来自院外寄养家庭14-19岁的青少年。工作员通过小组游戏、情景模拟、影赏析片等不同的方式使组员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倾听、理解与表达;同时通过专题讲解及角色扮演向组员传授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礼仪;最后让组员透过“小食会”及自主组织的“二不成三”游戏运用、提高人际交往技巧。小组结束后,工作员还通过引导组员参加志愿服务、学业互助等活动,巩固组员间的支持网络,提升组员社交技能。在六节小组发展过程中,小组逐渐形成凝聚力,工作员与组员一起,在成长中体现快乐,在快乐中逐渐成长。
以下通过反思篇、经验篇以及游戏篇与大家一同重温快乐成长小组:
反思篇
从评估表的统计及工作员的观察当中发现,组员对社工的总结与分享的满意度达85.7%,这反映出组员希望从工作员的总结、经验的分享以及专题的讲解中有收获,同时也说明了组员对符合个人需求的内容有较高要求。
相比之下,组员对于社工提问及社工引导分享的满意度只有66.7%,这一方面说明初次参加小组的组员在自我披露方面有待提升,同时也反映出工作员的引导技巧有待提高,以使组员更乐于分享。
另外,组员对游戏、情景模拟及影片互动及娱乐性环节的满意高达85.7%,这也是工作员观察到组员参与度较高的环节,可见小组活动的形式对小组目标达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对此次小组的场地安排上,较多组员认为在寄养家庭召开小组有些局促,这说明环境的安全与否对于组员自身的安全感有很大的影响。
经验篇
沉默组员的处理。小组中有个典型的沉默组员一直不言但没退出小组意愿。工作员认为可能部分组员让其感到不舒服,在分组过程中有意抽到和该组员同一组,并使其在分享过程作代表发言,初步打破沉默,但不久沉默依旧,工作员在组后通过小组契约的分享暗示其自动参与的重要性。在小组后期,其它组员积极参与的推动及工作员的多次鼓励,她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分组。在小组初期较适宜用随机分组,这样可避免耽误过多时间。当到小组中期后,让尝试让组员自由分组,但还需适当设置时间限制避免组员过多停留在选择搭档上。在本小组过程中出现分组后部分组员之间互不满意,此时协助员则为一很好的帮手,他需马上协商调换,更多的是他会加入较弱势的小组中去充实其力量,增强信心,以引导组员参加。
拍摄及记录。部分组员不喜欢在小组过程中有过多的拍摄与记录,因此工作员宜在一开始时与组员说明对资料的保密,同时在拍摄取前征得组员的同意,此外尽可能避免过多拍摄与记录,以免使得组员过于局促与顾忌。
游戏篇
身边七十二变。这是一个相互介绍与认识的游戏,圈子式的介绍使得越往后难度越大,对记忆力及反应能力的要求越高。如组员人数较少难度过低,工作员可在姓名外添加了个人特征作为个人名称标识,同时可让组员互相调位使组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及意愿去完成这个游戏。这种相互介绍的方式在促进组员相互认识阶段十分有效,某些组员滑稽的个人标志使组员印象深刻。
数字集中营。这是参照综艺节目改装而成的热身游戏。所有组员站成一排,工作者随意喊不超过组员人数的数字,从一边开始组员依工作者的数字做蹲下起立动作,谁做错动作将接受惩罚。组员不仅要听清工作员的指令,同时要瞻前顾后。这不仅可以在小组前作为热身游戏,同时可以通过此游戏训练组员的反应性及团体的协调性。
共闯鬼门关。这是一个可以很好的训练团体合作精神的游戏。3-4人一组,要求其中一人蒙着双眼,其它人在起点通过脚步声、掌声等进行提示协助蒙眼组员寻找目标物,但所有人不许说话,在最短时间内拿到目标物组为胜。在这个环节中,指令的简单及正确与否对团队的胜负很重要,另外在玩此游戏过程中要避免其它组员的声音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