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时间网讯“社工是干什么的?”在日前《东莞日报》联合市社科联、市社科院举办的“民间策论——东莞社会建设圆桌论坛”上,市民代表蒋君兵略显突兀地抛出这个疑问。社工代表池文华立即接过话题:“东莞市社工机构从2008年开始出现,迄今已开展了三年工作。但到现在为止,仍有许多市民不了解社工这个职业。”
到今年为止,我市共有7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1个市直部门和25个镇街参与开展社会工作试点,560名专职社工活跃在民政、教育、卫生、司法、禁毒、团委、残联、妇联、社区、信访、新莞人服务、企业员工服务等十多个社会福利服务领域的第一线。社工的工作状况如何?市民是否认可社工的作用?为了解市民对社工工作的认知,《东莞日报》近日深入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三成受访市民了解社工。
调查样本 涉及公务员、工厂职工、社区居民和高校学生
此次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针对市民对社工的认识程度,分为“初步认识”、“深入了解”、“社会预期”和“参与”四个部分共12个问题。其中,总共发放问卷223份,收回问卷206份,有效问卷178份,调查样本主要分布在公务员、工厂职工、社区居民、高校学生等四个群体中。
在“初步认识”部分,调查市民是否知道社工的工作属性、社工和志愿者的区别等问题;在“深入了解”部分,了解市民是否知道社工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在“社会预期”部分,调查市民对社工的认同程度,以及预期社工的月薪收入;“参与”部分询问市民是否愿意进一步了解社工或加入社工组织。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多数市民对此问卷内容感兴趣,不仅配合调查,还有不少市民主动向记者咨询如何加入社工。
调查结论 社工作用得到认可
受访对象中,多数市民表示“听说过”或“基本了解”社工职业,但不少市民却分不清社工和志愿者的区别,认为社工是提供免费服务的“学雷锋做好事”。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随机选取的样本中,有部分受访对象所在企业正好有企业社工跟随服务,因此他们对社工的了解更为充分。
调查中发现,市民认为社工职业能够缓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但认为社工的主要服务对象集中为“在心理上有某种障碍和创伤的人”和“在社会关系上出现某种不适应或对立的群体”,询问到如果生活中出现问题是会否求助于社工时,八成市民表示不会。
大部分市民认为社工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被询问认为社工的月薪应该是多少时,市民的选择集中在4000元以下。
专家 缺乏了解会给社会建设带来损失
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社工职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程度较为肤浅,把社工和志愿者混淆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周巍表示,一方面东莞社工人数过少,影响力有限,另一方面社工开展工作的时间不长、知名度不高,导致市民对其不甚了解。
周巍认为,市民的不了解会给社工工作带来信任危机,使得社工在开展工作之时遭到服务对象的抵触。他说,“社工产生的效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社会对社工没有共识,政府没有决心改进社工工作,服务对象对社工没有耐心,社工自然对工作没有信心了,这是会给社工工作、社会建设带来损失。”
■数据分析
八成受访者没想过寻求社工帮助
对于“是否听说过社工这个职业”问题,有57.3%的受访对象表示“听说过”,25.28%表示“基本了解”,仅有9名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只占所有受访对象的5.06%。
从抽样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和公务员对社工的了解要比社区居民和工厂职员的了解要多。
但在对于出现问题时会否想到求助社工,45.51%的受访对象表示“几乎不会想到”,40.45%的表示“从来没有”,占所有受访对象的四成。这表明,如果生活中出现了问题,绝大多数市民不知求助于社工。
社工价值得到承认
社工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发挥着维系社会良好秩序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社工的作用已得到市民的认可。在社工能否缓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一栏中,3.37%的受访对象表示“能缓解所有问题”,63.48%表示“能缓解一部分问题”,27.53%认为“视情况而定”,只有5.62%认为“不能缓解”。
但多数受访对象认为社会对社工职业的支持和理解不够。对于“您觉得社工这份职业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了吗?”的选项,16.85%的受访对象认为没有得到,40.45%认为只得到了一小部分。
市民对社工工作感兴趣
我市加大社会建设,对社工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在所有受访对象中, 7.3%表示“非常愿意”成为社工,27.53%表示“愿意”,另有58.43%表示“可以考虑”,只有6.74%直接表示“不愿意”。记者在发放问卷时,不少受访对象积极咨询成为社工的事宜。
此外,问卷调查显示,预期社工月薪在4000元以下的占所有受访对象的86%,其中1000元-2000元占21%,2000元-4000元占65%。记者了解到,我市的一线普通社工月收入多在4000元上下,现实和受访市民的预期相符。(陈晨 吕晓敢 马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