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报记者李松 黄洁 本报实习生 刘怡君 孔一颖
“一跷腿,一打电话,一敲电脑,好像社区里的基本信息都知道,可却不知道居民心里想什么。”说起当下的社工工作状态,已有18年社区工作经验的王凤玲多少有些无奈。在王凤玲看来,做社区工作就应该和居民面对面,了解群众的基本情况和真实需求是社区工作者的“基本功”。
实际上,与王凤玲有着共同看法的人不在少数,为了激励社区工作者深入社区,将入户走访变成一种习惯,不久前,一场“走千户访千人”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大练兵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拉开了帷幕。
据西城民政局社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赵欣介绍,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就是要敦促社区工作者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民政局还将从3000名社工中评选出60名社区“活字典”,即熟知居民基本情况的优秀社区专职工作者,给全区同行立个榜样。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不断更新,人员更加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可年轻的工作者们也存在着对居民的相关情况知之甚少、欠缺与居民交流的经验等问题。以王凤玲所在的金融街[6.98 -0.29% 股吧]丰汇园小区为例,现有的18名社工中就有12人是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剩下的几人中还有部分是从别的社区、岗位抽调而来,对丰汇园小区的情况也是不甚了解。而这样的情况,几乎在各个社区普遍存在。
赵欣介绍说,西城区几乎每个社区都有2000户左右的居民,按照此次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大练兵活动的要求,社区工作者实行“分片包块、上门走访、服务承诺、结对帮扶”的原则,根据人数划分个人责任区,责任区内必须要入户与居民接触。
王凤玲告诉记者,丰汇园社区内已经进行了明确分工,一位社工负责一栋楼,社工必须了解个人所管辖的地区,并进行资料的汇总。同时,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制度,让学历高、脑子活、跟得上形势的新社工和经验丰富的老社工互相学习。
王凤玲说,她的“活字典”本事都是18年的工作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对于现在的年轻社工,王凤玲一方面非常希望他们都能做好这个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可同时也心存担忧。“当下社工队伍各方面素质的参差不起,而且是否每一位社工都能潜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呆上18年,这都是问题。”
对此,王凤玲认为,在呼吁社区工作者提高服务意识的同时,也需要继续完善社工的奖惩机制,“优者进,劣者退”,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不断提升社工工作的质量,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从这个层面上说,此次“活字典”的评选是一个很好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