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家庭问题,免费培训,帮忙找工作,开展禁毒宣传……在宝安,有一群阳光的青年,他们每天都和吸毒人员打交道,提供各种服务,帮助曾经吸毒的“瘾君子”们重新融入社会,再展人生风采。他们的名字就是禁毒社工。
2009年,宝安区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整合社会资源,采取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禁毒社工队伍,在全市率先推行集中化办公,为戒毒对象提供法律咨询、戒毒康复、就业指导等服务。上岗以来,禁毒社工们严格践行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伦理守则,稳步开展戒毒帮教和禁毒宣传等工作。吸毒人员对他们的态度从原先的不理解、冷淡到心存感激,主动配合。目前,禁毒社工们跟进着上百个吸毒人员的个案,并走进社区、学校,为数十万人提供禁毒宣传。宝安禁毒社工已取得了阶段性服务成效。
提供专业服务,服务对象重现笑容
在沙井,陈某初次吸毒是在1988年,多次戒毒失败的经历让他冷眼看待人生,家人对他戒除毒瘾也失去信心。有人叫他“老顽固”、“鬼东西”。他曾把家里电视、空调、床等值钱的东西全部卖掉;也曾半夜2点钟敲母亲的门,拿刀威胁母亲要钱。父母离异,他与父亲、哥哥关系不好,常常埋怨父亲不帮助他。
在禁毒社工的努力辅导下,陈某坚持服用美沙酮,人比以前更有精神了。沙井禁毒社工多次和陈某交流,使他的观念和心态逐渐改变。在社工的劝说下,陈某和父亲关系得到改善。重阳节那天,父亲送给陈某红包,父子俩聊了许久。陈某说,“16年了,父子第一次聊这么多。”陈某和哥哥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禁毒社工对陈某进行鼓励和开导,用对母亲的孝顺和对女友的怜惜之情让他更加坚定戒毒的信心。在社工的帮助下,现在陈某戒掉毒品已经有一年多了,在村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经常参加义工活动,生活状况良好。
陈某只是禁毒社工们辅导的对象之一。据沙井禁毒社工介绍,在两年的时间里,工作站的社工始终以专业服务为重点,扎实开展帮教辅导工作,截至目前总共进行社区及相关机构探访930余次,家访1350余人次,办公室接访420余人次,电话、短信联系5700多人次。同时禁毒社工还开展了“风雨同舟,一路同行”、“温心舍”、“戒毒康复支持小组”、“信心支持教育小组”、“足球兴趣小组”、“同伴教育小组”、“正确认识美沙酮小组”等工作小组60多个。此外,还提前介入劳教所开展戒毒康复工作,实现戒毒帮教的“无缝接轨”,以及根据辖区服务对象实际困难和需求,策划和实施了禁毒“健康快车”等项目。多措并举,禁毒社工们为吸毒人员提供了专业化的服务。
爱心助人,解决实际问题收获感恩
石岩街道的禁毒社工张洪斌是深圳市第一批禁毒社工之一。回顾禁毒社工的工作,他说,吸毒人员最初对社工不理解、态度冷淡。在看到禁毒社工开展的工作后,渐渐受到感化,变得热情。他自己在进行禁毒社工工作过程中,也更加了解吸毒人员,明白只要爱心对人,便可收获感恩。
石岩禁毒社工在工作中,吸毒者家属拒绝或者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社工好几次爬上6楼找到一服务对象的家,每次对方父母都是隔门说几句就关上门,社工心里的沮丧可想而知。
为了帮助一名吸毒人员,禁毒社工多次帮忙“跑”工作到居委会寻求帮助,到企业了解就业信息。社工背着服务对象默默开展帮扶工作,该服务对象的家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社工的态度由冷淡转为热情。
不少吸毒人员与禁毒社工成了朋友。有时天气太热,服务对象知道社工要上门家访,就主动到社工办公室沟通;有时路途遥远,禁毒社工坐公交车要大半个小时,服务对象便自己开车送社工。
在禁毒社工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吸毒人员成功融入社会。张洪斌说,服务对象点点滴滴的转变,对于禁毒社工而言都是一种鼓励。禁毒社工为吸毒人员提供服务要做到用心想事、爱心对人、耐心做事,用真诚的心关爱服务对象,关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能。作为禁毒社工,既要对政府负责,也要尽心尽力为吸毒人员排忧解难。当面对服务对象时,要像对一个很久不见的老朋友一样,与之平等对话。要倾听他们的诉说,分享他们曾经的喜悦与失败,设身处地替他们考虑,多用商量的口气与他们谈话。禁毒工作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难以立竿见影,但只要有耐心,终能打开吸毒人员一扇扇心灵的大门。
本报记者 吴镇山 通讯员 滕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