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新闻中心

更多>>推荐文章

【大众社工

1月5日,一批满载着东莞市民和爱心企业关

【大众新闻

昨晚开始,东莞迎来新一轮冷空气, 市社会救

【大众新闻】《东莞时报》社工苏树良: 希望下一年仍然做社工

[作者:刘敏珍|来源:东莞时报|时间:2013-06-07] [ ]

虎门新闻记者 刘敏珍 来源:东莞时报
苏树良 虎门新闻记者 刘敏珍 摄

姓名:苏树良

性别:男

年龄:27岁

籍贯:虎门大宁社区

职业:大众社工机构派驻虎门敬老院社工

梦想:希望下一年到来时,依然是一名社工,而且是一名有一定成绩的社工。

■虎门新闻记者 刘敏珍

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上上网,看看报纸,工作稳定,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但在健谈爱笑、充满阳光的苏树良眼里,只有两个词:枯燥,乏味。

2011年,他毅然辞去社区派出所职员的工作,报名参加社工考试。2012年3月,正式派驻虎门敬老院。

上网百度才知道社工是干嘛的

大学里学机械自动化的苏树良,对社工的认知其实是在工作后,而且还是通过上网百度才知道。

苏树良坦言,人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带有偶然性。我觉得当初的这个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我选择社会工作作为我的职业。

说到刚进敬老院时的一些“趣事”,苏树良至今仍记忆犹新。“刚做社工,很多细节都处理不好。没有注意到讲话的语速过快,许多老年人听不懂。”

苏树良说,“刚开始,那些老人都在点头,我以为他们听懂了,之后再去探访时,好几位老人跟我说,‘靓仔,你讲的,我一句都没听懂’。”

原来,老人点头不是听明白了,只是配合苏树良,不愿“伤害”他。后来,有老人轻言细语地给苏树良提建议,让他以后对老年人要有耐心,尤其是对行动和听力较差的长者,讲话语速要慢。

一想到这些,苏树良就很感动,这些老人的包容与鼓励,让他在帮助人的过程中收获信心,得到成长。

以前,当朋友问苏树良从事什么工作时,他总是无法想出一个足够概括的定义进行阐释,每次答案都是“社工!差不多就是有工资的专业志愿者吧!”。

对这个问题,苏树良一年来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经历,不断地反问自己,“社工,真的只是拿钱的专业志愿者吗?”

“最终,明白了社工并非等同这个简单的概述。”苏树良说,社工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师,需慢火淬炼。只有不断地帮助别人,助人,自助,才能慢慢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培养耐心、细心、认真的良好品性。”

经常吃“闭门羹”

敬老院里刚来的老人,对社工不理解、不信任,抗拒经常发生。

苏树良说,平日里吃“闭门羹”,对敬老院社工而言非常普遍。“很多老人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社工,有的把我们当成护工,有的以为我们是志愿者,有的干脆拒绝我们。”

为让老人接受自己,苏树良经常不定时地去找老人聊天,拉近距离。带他们搞活动,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放电影,拿书给他们看……过程虽然辛苦,但最开心的是看到他们生活的变化:从单调走向多彩。

一年下来,对于专职社工这一职业,苏树良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快速地从门外汉变成“专家”。“只要你有想法,事情永远做不完,永远在摸索、前进。”“社工工作让我充满冲劲,今天忙完,我就会想着明天要做什么。”

苏树良坦言,这一年,是他工作以来最充实的一年。“学到不少新东西,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成熟,感受到别人对我的影响,以及如何学会别人的长处。”

“其实,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工作就是这么平凡,但是就是这简单而平凡的工作,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带去一份关怀,这大概就是人生价值吧。”说这话时,苏树良显得很平淡。

为成为一名优秀社工而努力

作为一名非社工专业出身的“新人”,苏树良不急不躁,一步步从最基础、最琐碎的工作做起。

组织活动时,他布置现场,与同事们一起开展服务。很多时候,他还边协助培训社工,边学习充电……一年下来,千头万绪的工作,慢慢变得井井有条,层出不穷的挑战,也让他兴奋不已。

采访苏树良时,他刚参加完机构的一个培训回来。在培训课上有一项“写给一年后的自己”的活动,苏树良这样写道,“我希望下一年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我依然是一个社工,而且始终在为成为有一定成绩的社工而努力!”

“这份工作朴素又实在。”苏树良坦言,做起来感到体现了人生价值,目前也是越来越喜欢。但对于未来,他说不敢保证会一直做下去,但只要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就会始终选择冲在最前线。

苏树良的社工一日

作为一名社工,每天都要做些什么呢?本报记者来到虎门敬老院,跟着苏树良一起“办了一天公”。

早晨8点钟上班,苏树良7点50分就来到单位。

他先是翻看前一天的记录,检查有什么新情况需要跟进,计划当天的工作。

看完之后,苏树良会去每层楼、每间房巡房,跟老人打招呼,了解情况。巡查完,大概需要40分钟。

同时,他还不忘通知老人到一楼综合室看电影。“一般给老人播粤剧或励志电影。”

一直到上午十点半,这时,敬老院老人开始午餐。苏树良回办公室整理文书,直到12点下班回家。

下午两点上班,回办公室后,苏树良按计划对特定老人进行个案辅导和跟进。有些老人比较孤僻,且起居困难,需要有人长期照顾。“他们平时跟人说话都很少,所以我们要经常过去跟他们聊天解闷。只有付出更多的爱,才会让他们有所改变。” 苏树良说。

下午四点半,苏树良回办公室整理文书和与同事分享信息。

五点半左右,再去巡房,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

之后,下班。

●梦想独白

只要你有想法,事情永远做不完,永远在摸索、前进。社工工作让我充满冲劲,今天忙完,我就会想着明天要做什么。

其实,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工作就是这么平凡,但是,就是这简单而平凡的工作,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带去一份关怀,这大概就是人生价值吧。

新闻来源:http://dgtime.timedg.com/html/2013-06/07/content_1192185.htm 《社工苏树良: 希望下一年仍然做社工》

上一篇:【大众新闻】《东莞时报》听障小朋友“六一”上街义卖报纸
下一篇:【大众新闻】《南方日报》青少年签名拒绝毒品

更多>>相关文章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共有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快速注册通道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个字,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