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新闻中心

更多>>推荐文章

【大众社工

1月5日,一批满载着东莞市民和爱心企业关

【大众新闻

昨晚开始,东莞迎来新一轮冷空气, 市社会救

【行业新闻】社工志愿者管理的他山之石

[作者:0769sw.org|来源:人民日报|时间:2012-04-18] [ ]

 

   

    4月10日,一位来自德国的社会工作志愿者正和广东省广州市石牌社区某小学的学生一起做游戏。邵权达摄

  编者按:与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相比,国内的社会工作才刚刚起步,人们对这一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还比较模糊。如何借鉴他人的经验,将其转化为我们自己的财富?请看本报记者详解“他山之石”。

  香港社工

  有成就感的工作

  26岁的上海女孩陈莉曾在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学习过,4个月前,她来到新界上水一所小学任“驻校社工”。作为学校的“特殊”成员,如今的她要为近200名小学生、数十名教师甚至学生家长提供咨询、辅导、调解服务。平日里,她与学校教师共享办公空间,作息时间也完全一致,被大家习惯地称为“姑娘”。

  “社会工作是一份受人尊敬、有成就感、有潜力、有挑战性的工作。”陈莉由衷地说。

  社会福利事业中的“佼佼者”

  香港特区政府的资料显示,香港的社会工作起始于慈善救助。目前,香港最大社会工作协会拥有超过400个机构会员,3000多个服务中心遍布香港19个区,覆盖了香港90%的社会福利服务。全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在册的社工总数,从2006年的12000多人增长到如今的16000多人,其中39岁以下的社工占总数的一半以上,60%以上拥有社会工作本科学位。

  香港现有的社工服务不仅形式多样,内容全面,而且社工组织大都会从自身的特点、优势和资源实力出发,结合不同家庭和个人的需要,设置服务部门,进行专业研究、社会培训等。

  相较于登记在册的近百万名香港“义工”(志愿者),全港16000多人的注册社工队伍并不引人注目,却有着严格的要求。已经从事了10多年社工服务的吕先生介绍,新任职的社工学历需要大专以上,认证方式需要在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注册登记,还要遵循严格的职业训练和专业技能,尤其是专业的心理学知识,高要求使得这支队伍成为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当中的“佼佼者”。

  制度扶持非政府机构

  陈莉的工作缘于“一校一社工”政策。早在2000—2001学年,香港特区社会福利署就开始推行这一政策。2011年9月,社会福利署向34家非政府机构提供96个额外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学校社工)职位,即增加20%人手,继续加强中学的社会工作服务,协助预防和处理学生吸毒及其他相关问题。截至今年3月底,一共有574名学校社工进驻478所中学提供服务。

  在香港的1.6万余名社工中,只有2000多人服务于政府机构,属于公务员职系,绝大部分人都活跃在非政府机构中。民间社会工作机构约占社会工作机构总数的3/4以上,服务单位近4000家。社工组织会向社会福利署提交自我评估报告,以服务质素互相竞投的方式,竞争成为社会福利署新服务的营办者。

  香港社会福利署发言人介绍,过去5年,共有171个机构接受政府的津贴。在陈莉供职的“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本年度接受政府津贴达6600多万港元。

  “整笔拨款”津助制度的特色,是社署不会再以微观管理和资源投入控制来监察非政府机构的事务,非政府机构可以灵活、自主的方式调拨资源,包括自行制定人手编制、薪酬水平及个别开支项目所需投入,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提供合适的服务,并适时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因为喜欢助人,30多岁的林先生选择了社工这个职业,辅导精神病康复者、智障人士康复及走上工作岗位。

  “受助的人经过辅导后,情绪改善,找到工作,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林先生对自己两年来的工作非常知足,先后曾有30多人接受过他的辅导。

  香港社会福利署发言人表示,香港社工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社工的作用、价值、不可替代性会日渐增强。

  在薪金水平上,不少香港社工可以参照香港公务员工资增长幅度,按年期进行调涨,让在职者可以享受到晋升和薪资方面的鼓励。初入职的员工去年的起薪为1.4万港元左右,今年预计增至接近1.6万港元,已经超过初入职大学生薪金的中间水平。这样的收入对于陈莉这样的职场新人来说,已经很满意了。

  工作稳定、时长稳定、收入稳定也是社会工作吸纳年轻人加入社工队伍的主要原因。如今,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树仁大学等6所大学都设有社工系,申请就读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入学成绩也一再看涨”。(记者 李海元)

  美国社工

  社会需求在上升

  美国是世界上社会工作专业水平和专业组织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美国2010年的社工数量是65.05万人,相当于每1000人口就有社会工作者2至3人。近年来,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增加了美国社会对社工的需求。

  在美国,政府不对社会工作事务进行直接管理。美国管理社会工作的全国性机构主要是三大协会: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和美国社会工作理事会联盟。其中,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起着规范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审核和评估各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运作;美国社会工作理事会联盟则是社会工作法规建设的信息资源中心,协助各州社会工作理事会进行立法,并负责全国通行的执照考试、管理。这样,全国性的协会、组织和各州的协会、组织共同构成了美国的社会工作管理体系。

  根据社会工作者具体工作领域的不同,美国联邦政府将其划分为四大类:儿童、家庭和学校社工,精神健康和药物戒除社工,医疗及公共卫生社工,以及其他(包括政府雇员、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等)。

  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在大学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主要培养和训练帮助人们解决心理、行为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问题的专门人才。美国社工入行的最低学历要求是本科学位,但绝大多数职位都要求具备硕士学位,而拥有博士学位的社工一般是本行业的管理人才

  除了学历要求外,美国所有的州和华盛顿特区都实行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持照社工一旦被雇用,工资待遇好,晋升机会多。

  根据2010年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工资数据,美国社会工作者年薪中间值约为4.25万美元,平均时薪20美元。从事医疗和公共卫生的社会工作者是其中薪水较高的,家庭、学校和儿童等社会工作者的薪水相对较低。

  近几年,社工的就业率不断上升,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美国劳工部预计,从2008年到2018年的10年时间里,已经相当庞大的社会工作者群体将进一步扩大16%,远远超过美国就业市场增长的平均水平。

  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行业指南报告说,美国人口的老化以及“婴儿潮”一代人进入老龄,将增加美国社会对医疗保健和其它各种社会服务的需求。另外,美国初级教育学生人数的增加、儿童虐待案例的调查、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求助者、经济危机导致房屋止赎率高企等等,这些社会问题都增加了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

  全美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密执安州分会会员事务负责人文斯·克拉奇说,除了人口、家庭、教育等社会因素外,社会工作者的市场需求和美国经济周期息息相关。他称,美国经济仍旧没有恢复,失业率很高,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各种帮助,社会工作者是提供这种帮助的第一线工作者。(驻美国记者 张旸)

  德国社工

  社会责任承担者

  在德国,社会工作是一门重要且分布广泛的职业。他们的工作范围广泛,总是出现在被需要的地方。调查显示,89%的德国民众认为社会工作者是弱势群体的求助对象。

  梅泽堡高等专业学院社会工作学教授约翰内斯·赫维希—伦普(Johannes Herwig-Lempp)向本报记者介绍,目前德国约有22万名社工,其中80%是女性。社工的工作范围包括为家庭、儿童和青少年、老人、病号、残疾人、难民、穷人、罪犯、吸毒者等提供帮助,他们总是出现在被需要的地方。除了客户,他们还需与医生、律师、技师、心理学家、教师、警察等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

  据赫维希—伦普教授介绍,社会工作在德国受多项法律的管辖,仅针对青少年儿童、健康、劳动保护等方面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就有12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有权要求获得帮助,联邦、州和地方为此提供资金。大学以及高校对社会工作者的培养也受国家管理。

  社会工作在德国形成了较完备的社会网络结构,具有政府、慈善机构、协会和市场等多种形式。大约有1/4的社工在政府下属机构工作,3/4在公共和私人的服务性机构工作。最近几年,从事社会工作的私人公司在不断增加。一般来说,受雇于行政部门的社工要比其他形式社工的收入稍高,工作也更稳定。

  从职业协会的角度看,德国社工的组织程度不高。德国最大的社工组织德国社工职业联盟(DBSH)大约有8000名成员,不到社工总数的4%。它代表德国社工的利益,并对重要的社会问题表态。由于成员人数不多,DBSH对政府的影响力有限。此外还有许多专业社工协会,专注于某些具体的社工领域,如戒毒、老年人照料等。

  德国社工的薪酬参照公共服务薪酬合同,属于中等收入水平。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计算,2011年德国社工平均个人月收入为2676欧元。该收入低于其他大学学历职业平均收入,但社工的工作相对稳定。目前,社工找工作不算太难,尤其在未来几年,德国面临专业人才紧缺问题,社工需求也在增加。当然,德国老龄化趋势在变严重,维系社会福利的成本也在变高,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越来越大。联邦、州和地方由于财政状况不佳,出现了部分社会服务被取消的现象。

  社会工作得到德国民众的认可。DBSH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德国民众认为社会工作是避免社会冲突的重要途径;89%的人认为社会工作者是弱势群体的求助对象;85%的人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表示赞赏。在民众眼中,社会工作者是为弱者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人。

  德国社工的市场化趋势影响了社工的职业化发展和专业化程度。大量临时和短期工作合同压低工资,影响了社工服务质量。全球化、信息技术、技术革命和由此带来的对技术、语言和交流能力的要求则促使德国社工不断接受学习和培训,“终身学习”成为社工的意识。(驻德国记者 黄发红)

 


 

上一篇:【大众新闻】周六不想宅在家里上网 去参加社区“第二课堂”
下一篇:【行业新闻】公益创投的东莞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共有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快速注册通道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个字,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