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新闻中心

更多>>推荐文章

【大众社工

1月5日,一批满载着东莞市民和爱心企业关

【大众新闻

昨晚开始,东莞迎来新一轮冷空气, 市社会救

【行业新闻】“不放权只会累了自己”

[作者:admin|来源:广州日报|时间:2012-09-27] [ ]

      “社会建设大家谈”第二期昨举行 市民政局有关人士称很多事情政府部门可放权给社会组织

  市社工委透露:社会组织放权和政府职能转移两个目录预计年底出台

  本报讯 (记者黄江洁)“社工和所服务的社区,到底应该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还是平等关系?”昨日,“社会建设大家谈”第二期在市科技馆举行,现场专家观点激烈交锋。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政府部门不愿意放权,好像管着这些事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不放权只会累了自己,事情做不好,社会组织也没有生存空间。”


  此外,专家们还现场指出了东莞社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社工承担了过多的行政性工作;社工专业服务与居民需求脱节;社工队伍流动性大等。

  精彩发言

  “政府应给予公益性社会组织资金支持,哪怕短期内见不到成效,但这些投入是必须的,值得的。

  不仅是在东莞,现在社工队伍流动性高在珠三角是个普遍问题。可以说,未来社工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东莞市社会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会长易松国

  要向社会组织放权

  在昨天的“社会建设大家谈”上,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博士周巍指出,“现在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致使村居委会职能不清、自治功能弱化、服务也不到位。”他提出,政府应该尽快转变职能,“把可以不下沉的职能收回来,把可以交给社会的职能交给社会组织去承担。”

  “很多部门是不愿意放权的,好像我管着这些事才能体现我的存在。”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科长汪成鹏在讨论中表示,“其实很多事情交给社会组织来做,我们感到很轻松。不放权只会累了自己,事情也做不好,社会组织也没有生存空间。”

  而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易松国也认为,要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转变职能,向社会组织放权。“基层官员存在惯性思维,甚至把社工当成竞争对手。但是社区如果不放权、不让出资源,社会组织就什么也做不了”。

  据悉,东莞自去年起就提出要出台向社会组织放权和政府职能转移两个目录。昨日座谈会后,市社工委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省里的目录已出台,东莞将根据省里的目录和东莞实际情况制定两个目录,预计年底出台。

  莫把社区服务做成社工服务

  讨论中,专家还为东莞的社会工作发展进行了“把脉”。易松国指出,现在有的社工机构往往因为定位存在误区而慢慢走入死胡同,有时候社工机构对自己的定位,社区并不认同。社工往往在做老年人、青少年等专业服务,而社区还有其他很多需求,“不要把社区服务做成社工服务,否则肯定失败。”

  而汪成鹏也坦言,“我们购买社工岗位,当初的期望和社工的理念是有些分歧的。社工更多的是从专业的角度去考虑,比如做小组、个案,这与居民的需求就有些脱节。其实居民需求的面比社工专业服务的面要广。”汪成鹏提出,希望社工把专业的工作方法融入社区服务中,满足居民的更多需求。

  此外易松国还特别提到了社工流动性高的问题。“不仅是在东莞,现在社工队伍流动性高在珠三角是个普遍问题。现在社工流向广州,今后可能流向武汉、成都等城市。可以说,未来社工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居民对社工态度在转变:从放狗驱赶到雨天送伞

  社会工作自2008年在东莞起步,短短4年时间已发展了10多家社工机构。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刘玉平说,2009年时社工上门做家访,被人泼水,甚至放狗驱赶,但现在居民的态度完全不同了:下雨会给社工送伞,做了好吃的会给社工留一些。“从服务对象的态度转变可见社工服务还是有成效的,取得了居民的认可和信任。”

  “社工们虽然年轻、稚嫩,但我对他们非常有信心,因为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努力,感受到他们的心。”刘玉平还分享了一句令自己非常感动的话:社工们不论刮风下雨都骑着自行车在社区里转,他们的回答是“我们一定要每天都在社区走一圈,让居民常常看到我们。”


 

上一篇:【行业新闻】东莞市第一届公益创投活动能力建设之香港参访顺利结束
下一篇:【行业新闻】东莞超九成社工存在专业耗竭状况

更多>>相关文章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共有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快速注册通道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个字,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