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新闻中心

更多>>推荐文章

【大众社工

1月5日,一批满载着东莞市民和爱心企业关

【大众新闻

昨晚开始,东莞迎来新一轮冷空气, 市社会救

【大众新闻】《羊城晚报》“街角曙光”点亮流浪者归家路

[作者:谢颖|来源: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时间:2016-03-24] [ ]

1.jpg

 

羊城晚报讯(记者谢颖报道)在东莞流浪了近6年,来自贵州的24岁小伙杨洋(化名)终于回家了。回家前,杨洋如众多流浪汉一般,时而露宿在城市的天桥底,时而蜗居在垃圾遍地的无人瓦房。
那里昏暗、潮湿、没有阳光,甚至没人愿意走近多看他们两眼。
这一切的结束,直到“街角曙光”的社工们注意到他们。
“街角曙光”是东莞救助站与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中心联合开展的一个公益项目,项目首次引入专业社工实施街面救助。
据统计,自20146月正式外展救助以来,截止今年3月前,工作人员在东莞市区累计开展街面救助1118次,帮助20人回归家庭和社会。
社工帮助流浪6年小伙回家。
这个项目的四名社工,两男两女,其中三名80后,一名90后。
据其中一位社工南军花告诉记者,20146月,他们刚刚开展“街角曙光”项目,第二天就遇上了24岁的贵州小伙杨洋。
在社工发现他之前,杨洋已在东莞逗留了6年,他多次睡在莞城创业路的天桥上上,平时捡捡垃圾,打打散工,有时遇上好心人会给他吃的。
社工一开始向他表明救助来意时,不想就被微笑拒绝了,“我不需要啊,现在这样挺好。”南军花说,“这一类人最重要的是引导他的价值取向,观察他,看哪些话对他触动大,然后和他做朋友。”
接下来,社工每天都来跟他聊天,并向他提供一些必备生活物资。杨洋不愿开口,到终于愿意道出流浪原因、卸下心防的过程花了三个月。
后来,社工了解到杨洋是由于年幼有过偷窃行为,进过少教所,此后一直难以融入社会。
交谈中,杨洋总是提及家乡的奶奶,对她甚是挂念。得知此情况,社工通过各方面与杨洋堂哥取得了联系,家人得知杨洋在莞,也希望他能回家。
而当杨洋葱社工口中得知老家的奶奶身体不太好时,流浪了多年的他终于表示,“我要回去!”
南军花说,那天杨洋的堂哥过来东莞接他,小伙子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虽然看似平静,但我注意到他眼睛红红的。”
而杨洋正是“街角曙光”项目成功救助回归社会的第一人。
按照以往的经验,社工们通常在莞城人民公园至运河两边、东城主山至温塘、南城中心广场至万江汽车总站这三条线路上寻找需要救助的流浪者。
社工们总结道,长期的流浪生活,让流浪者们对社会产生了不信任。他们大多不易接近,遇上社工主动帮助,他们大多也只是摆摆手。
而一些年轻的流浪者大多有文化,他们会读书看报纸。
有的流浪者由于年轻时犯错,离家出走。有的则是跟老乡出来打工被骗,流落异地。
但他们一直不愿回家的原因,有的是没有找到工作,没有挣到钱,甚至没有交到女朋友,才成为这个城市的流浪者。
社工杨艳芳称,有些职业乞讨人员他们白天乞讨,晚上就“收摊”回出租房。甚至同乡的几个都合租在一起,但这样的职业乞讨人目前以老人居多。和他们经过交谈才知,这些老人也多有无奈。“大多是老人病,不愿意拖累家庭,才出来自力更生。有的则是家庭矛盾出走,不愿意回归。”
针对这样的职业乞讨人群,社工们也进行了详细的建档,如果具社会公共危害性的,报警让公安介入处理,而如果没有危害性,社工们会时常上门规劝他们文明乞讨,同时联系家人积极解决。
 
市民在街上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方式“随手拍”,报料流浪乞讨认定额位置、外貌特征和精神状况。
救助站24小时值班电话:0769-22678923
手机:18046982946
网络:“街角曙光流浪乞讨外展救助项目”公众号留言
         新闻来源:《羊城晚报》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dfb/html/2016-03/24/content_979640.htm?div=0

 

上一篇:【大众新闻】《广州日报》社工志愿者为流浪者送棉衣
下一篇:【大众新闻】《广州日报》“街角曙光”初现“隐形人”回社会

更多>>相关文章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共有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快速注册通道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个字,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