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社工在讲解,电脑在放视频;后排,10名受助流浪人员在听、在看、在谈自己的认识、在与社工交流。这一幕发生在东莞市救助站内的活动区。场外,大雨滂沱,场内,活动在社工的带领下有序开展,成员们聚精会神,大家都想弄明白:抑郁症是什么?我是怎么到得上的?我要怎么摆脱?
2020年,是我国全面实现脱贫攻艰最后一年,党中央强调“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兜住民生底线”。大众驻市救助站社工把目光聚焦流浪人群中的精神障碍群体,运用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技术的优势(社工本人为二级心理咨询师),帮助这些最需要保民生、兜底线服务对象摆脱痛苦。
活动前,社工通过走访和查询资料了解到,全站现有入住精神障碍人员110名,他们病因中,因抑郁或双向情感碍占第一位,需要长期服药治疗。长期的住院治疗让他们本人异常苦恼,家庭不堪重负,很多人的家庭已经解体。而服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治本还得心理咨询与服药、环境调节相配合。他们有共同的需求,都渴望得到心理治疗,而且能免费。社工切合服务需求,用办讲座的形式把10名能识字的服务对象组织在一起,给他们开展“认识抑郁症”的活动。活动以成员自谈体会,社工对抑郁现象、抑郁特征的讲解开始,让成员明白:人人都有抑郁,没有抑郁的人是不存在的,只是每个人的程度深浅不同、化解方法、化解手段的有效性不同。让成员把抑郁看成是与感冒一样的病性,不用过于担心,不必否认和逃避,正确地应对化解。接着,社工用“认识抑郁”的小视频,让大家学习预防和化解抑郁,强化应对抑郁的办法。
活动结束后,在社工调查访谈时,成员们表示有所收获,会自己想办法克服抑郁,走向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