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时间网讯 5年后,也就是“十二五”末,广东要实现每万人有5个以上社工,参与社会工作的人数包括专业社工、志愿者、义工等要达到常住人口的10%以上。届时,按照广东省的人口基数,这一数字就要达到上千万人。
事实上,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东莞早在2009年就建立社会工作制度,引入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作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无疑为正在试点的东莞社工组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数字
“十二五”末东莞社工要达到4000名以上
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5年后,广东要实现每万人口有5个以上社会工作者。目前东莞常住人口为800多万,根据这个规划,五年后,东莞的社工人数将远超4000人。
2009年5月,东莞市出台的《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曾根据当时的实际提出了未来几年的社工发展规划,当时的提法是:到2014年底,全市在公益性社会组织中从事社会工作的专职社会工作者人数达到2500名以上。如今,省委全会对“十二五”期间的社会工作发展作了明确部署,要求5年后实现每万人口有5名以上社工的目标。据透露,东莞正在酝酿调整未来几年社会工作发展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末专业社工人数达到4000名以上。
访谈对象
刘瑾: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线社工
赵凡仪:星扬社会工作服务社总干事
赵胤:市民政局社会工作科科长
1谈发展现状
珠三角兴起“社工热”
东莞时报:东莞是国内首批社会工作试点城市之一,2009年建立社工制度时,省内只有广州和深圳正在试点。
刘谨:我是甘肃人,在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工作系毕业,班上有60名毕业生,但是真正从事对口社工工作的同学极少,据我知道只有3个人。我毕业后也是先创业一段时间,2009年,听说东莞正在启动社会工作制度,就千里迢迢过来“投奔”。
赵凡仪:广州是2007年底试行社工制度。我原来在广州工作,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与共青团广州市委的12335咨询热线合作。后来,广州试点社会工作,很多高校老师办起了社工机构,我也受邀加入了社工机构。
早期广州没有文件规定社工薪酬待遇,社工的待遇参差不齐。虽然广州很多高校设有社工专业,但是真正毕业后从事社工工作的很少。但是,最近听几个高校老师说,形势已经明显好转。
东莞时报:从去年开始,珠三角地区城市对社工重视明显提高很多。
赵凡仪:是的。去年以来,珠三角地区掀起了“社工热”。不仅广州、深圳都在加大力度推进社会工作,佛山等地也在推进。珠三角地区对优秀社工人才争夺越来越明显。
东莞时报:目前,我们东莞现有上岗社会工作者多少人,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如何?
赵胤:目前,东莞有7家社工机构和1家社工协会。上岗的社工从首批的172名到去年的360名,再到今年的570名。预计今年底可达到700名。试点领域从原来的民政、教育、残联、妇联、共青团等5个领域发展到目前的11个领域。试点镇街从2009年的6个镇街发展到目前的25个镇街。
东莞时报:首批社会工作者上岗至今约两年,社工总体工作成效如何?
赵胤:我只能说,用专业的眼光和角度,社工队伍上岗一年半时间里,在解决社会问题,缓解基层矛盾,帮扶弱势群体乃至创建幸福东莞中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今年3月,民政部正式下发通知,命名东莞市为第二批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区(县、市)。东莞成为广东省首个获此称号的地级市。我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社工队伍应“记头功”。
2谈存在问题
社工人才遭遇非正常流失
东莞时报:今年,全市上岗的社工数量达到560名,预计到年底达到700名。这两年,社工发展速度较快,东莞社工这支队伍有什么特点?
赵胤:从首批社工上岗那一刻起,我们非常注重专业化和职业化。社工入门门槛把关很严。目前上岗的560名社工中,除了小部分应届毕业生尚未领取“社工上岗证”之外,其余都必须是持证上岗。但是,这支队伍存在社会阅历浅,实务操作经验缺失等问题。
赵凡仪:2009年至今,我们上岗的社会工作者一部分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一部分是从深圳、广州流入东莞。广州、深圳的几所高校设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源头在那里。东莞本土社工少之又少。
东莞时报:东莞本土社工比例怎样?外地社工融入基层遇到什么问题?
赵胤:目前东莞上岗社工中东莞户籍不到20%,本省户籍的约占60%~70%。社工是做“人”的工作,由于语言不通、民俗文化不了解,社工融入东莞前期阻力较大。
赵凡仪:由于群众对社会工作了解不深,我们社工进行家访时经常吃“闭门羹”。有的被误解成“传销”、“骗子”等等,前期融入基层非常艰难。
东莞时报:目前我们东莞社会工作人才储备情况如何?
赵凡仪:现在储备比较难,基本是找不到社工。今年上半年,我们社工机构有八九个社工流失。
赵胤:应该说,人才适当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一定数量的社工流动在情理之中。但是,流动过于频繁、流失数量过大,就必须引起警醒了。去年5月份前上岗的360个社工目前已流失了80多个。这个现象很不正常。看着刚好有点经验的社工人才就这么走掉,我们感到非常痛心,也感到沉重的压力。
东莞时报:社工非正常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刘谨:就我自己来说,我不知道另一半在哪里,也不确定自己以后会不会留在这里。但是我内心是想安定下来,有一个家。我希望新莞人与本地人能够平等享受社会各项福利。
赵凡仪:东莞2009年设立社工制度,起步比广州、深圳晚。当时为了吸引周边优秀人才,东莞政府购买每个社工岗位是每年6万元,这个标准当时比广州、深圳稍微高些。但是两年后,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去年底开始,深圳政府购买社工岗位已提高到每年7.5万元,广州也提高了。佛山的南海放出“风声”,社工月薪从5000元到12000元不等。这种情况下,东莞原有的薪酬待遇“后发优势”正在减弱。
赵胤:目前,珠三角地区确实存在社工人才争夺的现象。东莞市民政部门正在与市财政部门协商适当提高东莞社工薪酬待遇。
东莞时报:副市长成洪波曾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谈到“社会工作不能单兵突进”。
赵胤:是的。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发展推进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发展推进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弹钢琴”,努力实现与其他业务整体联动、共融共通。
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优势和行政力量,统筹考虑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尽快打破现有交叉负责、多头管理格局,积极整合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和专业资源,将各个领域、部门、层次和各种所有制单位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
赵凡仪:我在广州从事过社工工作。广州市推进社会工作一开始就搞“项目购买”。大部分社工机构由于缺乏强大经济支撑,也掌握不到公共资源,存活很艰难。东莞就不一样,东莞试点阶段采取“岗位购买”方式,社工岗位设在有关市直部门和镇街的社区。东莞的社工机构是在政府资源的“庇护”下慢慢成长的。
3谈发展环境
社工机构起步得到有力扶持
东莞时报:赵总干事,你在广州和东莞分别做过社会工作,你感觉两个环境有什么不同?
赵凡仪:有很大不同。2007年底,广州开始启动社会工作。在广州,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后来加入一家新成立的社工机构。那时,大部分刚成立的机构都非常困难。因为广州一开始搞“项目购买”。我们用了大半年时间找项目。记得当时的总干事自己贴钱给社工发工资,东莞就不一样。深圳发展社会工作之初,由于政府放任社工机构发展,造成社工机构过度无序竞争,带来很多问题。
东莞起步比广州、深圳晚,充分借鉴了两座城市的经验,也避开两座城市碰到的不利因素。东莞政府是有步骤、有计划地培育社工机构,从前期的四家机构到如今的七家机构,每所社工机构启动之初,东莞政府给每所社工机构10万元~15万元的启动经费。应该说,东莞社工组织起步环境是最宽松的。
4谈发展建议
大力培育本土社工人才
东莞时报:东莞市委全会提出大力发展社工队伍,社会工作组织发展迎来大好机遇,东莞社会工作下一步发展规划如何?
刘谨:我来自甘肃,很多同事跟我一样来自外地。我们离开家乡在东莞工作,因为不确定今后怎么样,大家心里总有一种不安全感。我希望能够重视提升我们的归属感。
赵凡仪:岗位购买已经初显弊端。根据社工文件,助理社工师薪酬待遇是月薪3800元。但是,这个级别中有的是本科生,有的是硕士生,有的是应届生,有的是一年经验的社工,有的是两年经验的社工,相互之间没有区别。我希望能进一步细化薪酬待遇规定,出台更灵活的激励机制。
赵胤: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社工试点规模,扩大社工服务规模。与西方国家社工与市民比例2%。~52%。相比,我们的社工数量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继续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进度。第二,社会工作制度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三,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大力提升。我们要大规模培养本土社工人才,同时在优秀专业队伍中培育督导助理,发挥骨干社工的作用。同时,我们要在一线工作中抓典型示范,提高服务的质量。
香港经验:社工必须坚持“第三方角色”
访谈对象
林丽玲: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东莞计划督导
卓冰峰: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东莞计划督导
香港的社会工作已有几十年历史。在学校、社区、医院、戒毒所等随处可见社工身影。他们帮助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照料有需要老人,激励失足青少年重塑人生观。他们用专业社工服务在政府和个体之间扮演着“润滑剂”的角色。
从2009年开始,市政府把香港社工引入东莞。高薪聘请了约20名香港社工担任东莞社会工作计划督导来莞授课,督导东莞社工开展实务操作。香港社工督导卓冰峰、林丽玲都是其中的代表。
东莞时报:作为香港社工,以督导的身份来到东莞参与东莞社会工作发展,你们觉得香港社工与东莞社工有哪些不同?
林丽玲:我今年3月开始担任东莞社工督导。感觉东莞的社工非常热情,有理想。香港的社工属实务型。在香港,社工专业的大学在校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完成不少于800小时的社工实习。因此,社工走上岗位时,由于经历过实习经验,显得信心大一些。东莞社工通常是书本知识具备了,但是实务经验不足。
卓冰峰:大部分刚毕业的社工面对服务对象时稍显人生阅历不足。但是,东莞社工都很勤奋,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也很大。
东莞时报:有的社工在开展服务时处于“单兵突进”的困境,香港社工开展实务方面是如何操作的?
林丽玲:在香港,社工是助人且自助,在助人的过程中,社工会积极扩大社会资源,动员身边的人投入社会工作,形成了很好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比如,对于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在东莞主要是社工直接提供服务,但香港社工通常会组织有类似经历的“朋辈辅导员”(义工)进行帮助。在香港,社工不仅是直接提供服务的人,他们是一个培训者的角色。很多义工从受害人角色走出来,受过培训后,也可以为类似遭遇的对象提供服务。
卓冰峰:在东莞,我督导的领域是戒毒所。以戒毒所为例,香港已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但东莞还没有。香港除了美沙酮治疗服务之外,还会提供滥药辅导服务等,帮助有需要的人重新建立离开毒品的信心。因为对于戒毒者来说,要戒除的不仅是身体的瘾。如果他们的价值观不变,他们的心瘾也不会变。
东莞时报:香港一线社工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如何?
林丽玲:在香港,应届毕业生刚走上岗位的薪酬大概是大专毕业14000港币/月,大学毕业18000港币/月。社工在香港的社会地位等同于“老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东莞由于大众对社会工作认识还不深,很多时候社工被误解为是“有爱心的社工”或者志愿者的角色。
东莞时报:对于社工而言,什么原则是最重要,也是必须坚持的?
林丽玲:我认为,社工在提供服务时始终保持第三方角色,才能真正体现专业性和独立性。在香港,政府与民间社工机构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政府官员也是抱着这种心态与社工打交道,一方出钱、一方出力。双方达成“伙伴关系”。社工不需要顾虑资金的压力,只需要把专业服务做好即可。政府对于社工具有一种职业信任,不会去干预社工如何进行实务操作。
东莞社工同样也需要坚持“第三方角色”。不能让社工被误解为单单为政府做事情的人。以企业社工为例,如果企业只让进驻的社工做他们认可的事情,那么社工就失去其专业性和独立性,也就失去了社工参与社会建设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