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全是上世纪遗留下来的麻风病康复者,羊城晚报记者两登“孤岛”,实地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为您讲述这一群特殊岛民鲜为人知的生活。
盛夏,泗安岛上高大挺拔的龙眼树挂果成熟了,树下三三两两坐着聊天、下棋、打打麻将的耄耋老人……这里的老人有的已在岛上住了半个世纪,他们全是上世纪遗留下来的麻风病康复者,多年岛上生活记载着他们漂泊的半生。
近日,一场公益活动即将在泗安岛上举行,活动之前,记者两登这个“孤岛”,实地为读者揭开泗安岛神秘的面纱,为您讲述这一群特殊岛民鲜为人知的生活。
A 昔日孤岛 如今安宁的“疗养院”
泗安岛,是东莞曾经的“麻风村”,坐落于东莞麻涌镇与洪梅镇交界处,四面环水,岛上绿树成荫,一片蕉林郁郁葱葱。以前,要去岛上,只能通过码头上的轮渡。
广东省泗安医院1958年就开始接收麻风病人及麻风康复者,“麻风村”的称谓自此开始,如今岛上依然住着76名康复者。
2015年底,东莞斥资550余万元完善泗安岛周边道路工程,泗安岛实现全面通车。如今,一座大桥横跨东江支流,接连岛上周边道路。
前日,记者登上岛时正值中午时分,烈日当空,炽热难耐,但岛上却一片宁静,走进五层楼高的“友爱楼”,多数老人都在午休。我们走进67岁的麻风病康复老人何伯房间时,他正在做竹编,只见他的房间约莫十平米,配套单独的洗手间,一张床、一个柜子,后门打开后,阳光照射进来,可见一大片龙眼林。
据何伯介绍,岛上的老人们常在早上四五点起床,有的人还保留着去农田里劳作的习惯。到了10点,岛上炊烟袅袅,有的在饭堂吃饭,有的自己开起炉灶,饭后便是休憩时光。晚上七八点过后,岛上便没有了通常人家里的灯火通明。
走在泗安岛上,记者发现这里仍遗留着一些荒废的饭堂、病房、残垣断壁等以前麻风病人生活过的痕迹。但相比以前,如今康复者的宿舍则显得宽敞、明亮。上午开饭前,泗安岛上的老人们大多都看电视打发时间。
B 遥望故乡 是回不去的曾经
泗安康复中心主任黄祖锋告诉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麻风病得到有效治疗,大多数麻风病人已经康复。国家也鼓励这些麻风病康复者回归社会,当时泗安岛上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撤离潮”,人数从八九百人锐减至百余人左右。“当时能找到家人,能走的都走了,留下的一百多人无法回归,难以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接纳。”
这些人中,老桃无疑是一个不幸中却又幸运的人。
十多岁时患上麻风病,在家辗转治疗无效后,为了弟弟谈对象不被人歧视,1970年转入泗安医院。却又在泗安岛结识了东莞打工的阿秀,2012年俩人成功在麻涌领证结婚。如今,老桃夫妻俩都在岛上兼任绿化、护理等工作,孩子的上学问题有了经济着落。可老桃依旧没有离开泗安岛。一个不愿意被提及的细节,似乎能说明原因。老桃和阿秀的故事曾经被亲友得知,不但没有得到祝福,却引来歧视。老桃的家人根本不愿意让周遭邻居知道,谁家出过一个麻风病人。
记者了解到,目前岛上居住的康复者仅有6对老人结婚并育有后代,大多数老人仍处于独居状态。
刘大见,应该是泗安岛上最年长的人,也是最早来到泗安岛的麻风病人之一。祖籍东莞道滘,99岁高龄的他,在岛上居住了52年。他就一直留在岛上,虽有侄辈,却甚少来往。
和刘大见一样,半生漂泊,终身未婚,是岛上大多数康复者们生活的真实写照。那些没有能回去的人们,在岛上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C 回归社会 成为自食其力的岛主
为了拓宽岛上康复者们的经济来源,泗安医院还鼓励一些身体健康的互帮互助,照顾因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康复者,并给予每月600元左右补助,让他们再充当“护工”的角色。现在,泗安岛上,共有26名康复者从事着医院护工、煮饭、打扫、绿化等工作,他们俨然成为了这座岛上的主人。
双目失明的何伯是编织篮子、箩筐的高手。他除了每月拿到政府给的660元生活补助外,售卖竹篮是他另一个经济来源。而且他已获得“东莞传统手工艺能工巧匠”称号。
此外,从2012年开始,陆续有社会公益团体关注到了泗安岛上康复者这个群体,并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帮助。而且,从那时起岛上首次有了长驻社工,为康复长者回归社会架起了一座桥梁。
2015年9月到2016年底,在4次为康复者寻亲活动中,有6位泗安麻风病康复者与亲友相聚、“走出去”开阔视野。
D 现实窘境 补助少 患病则是雪上加霜
现今,随着岛上的康复者年纪越来越大,平均年龄达75岁,80岁以上的超过30名,一些老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如患上心肌梗塞、肿瘤等,这对勉强只能维持生计的他们来讲,仍是窘境。
泗安康复中心主任黄祖锋告诉记者,目前康复中心的医生仅有3名,他说:“现在这类需要大手术治疗的疾病我们处理不了,需要转送综合性医院进一步治疗,但有一些医院仍然惧怕他们曾经是麻风病人不肯接收。”
另一方面,对于每人每月只有240元医疗补助的康复者来讲,患病则是雪上加霜。
今年,一名郭姓老人患了食道癌,东西一吃就吐,也无法做放疗和手术,后来只能将老人接回康复中心,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来延续生命。整个住院期间,8个月花了近十万元医疗费,除去医保报销的五万元外,剩下的钱就只能靠医院自筹。仅郭伯一人的医药费就花去了岛上老人总医疗费用的四分之一。“那我们怎么办,他们住在这里,也不能见死不救。”
今年,黄祖锋所在的康复中心打算向省卫计委打报告,“希望能填补一下医疗费用的缺口。”
在接受记者采访之时,黄祖锋还在泗安岛的新门诊大楼看门诊,他坦言,这两年只能通过看门诊的收入来填补老人们医疗费用的缺口,事实上,中心刚走了一位医生,目前医生和护工都不好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