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21时许,将最后一名被困在渔船上的渔民救下后,满身湿透的陈春宇掏出手机,才看到来自老家汕尾的家人发来的消息——“母子平安!”泪水顿时从他的眼眶里涌出,与脸上的雨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
16日17时,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在广东江门台山市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在“山竹”风暴圈里的东莞,虽距江门200多公里,却也遭受了罕见的狂风暴雨和历史最高潮位。
就在人们纷纷躲在室内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东莞市公安边防支队道滘水上派出所副教导员陈春宇和他的战友们组成一支水面冲锋队。他们乘坐摩托艇先后四次出航,连续奋战10个小时,从道滘水域搜救出被困在15艘渔船上的36名渔民。就在陈春宇和战友们一次又一次出航救人的时候,他的妻子正在几百公里远的老家生宝宝。
能否决胜“山竹”,考验的是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和应急水平。事实证明,在这48个小时里,在全市各级干部和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面对历史最高潮位,面对13级的阵风,面对倒灌的潮水,东莞最大限度地把损失降到了最低,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山竹”肆虐期间,东莞市经受住了考验,安全转移146991人,妥善安置122727人,最大限度降低了损失,最大限度保护了全市80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要全市上下心往一处使,没有什么难得住我们。”正如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所言,实践证明,东莞全市党员干部和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在防御台风“山竹”的历程中,展现出了可贵的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与此同时,在此次防风历程中,东莞社会各界互帮互助,体现出东莞这座城市的大爱。
17日上午,台风过后,一位东莞市民在朋友圈写道:“市民在家能平安度过,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为一线防风抗洪的工作人员点赞。山竹过境,岁月不能静好,只因有你,惊险降低了许多。”
深夜紧急动员 全市停工停产停课
9月15日9时,东莞正式进入防御“山竹”战前状态。省防总动员会议结束后,东莞立即召开动员部署会议。作为东莞市三防指挥部指挥,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逐一听取三防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全面部署防御工作。从这时开始,指挥部一直灯火通明。
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东莞全市立即行动起来。按照市三防指挥部的部署,全市各镇街(园区)、各村(社区)层层动员,领导干部带头赶赴一线,逐一排查辖区建筑工地、低洼地带和各类安全隐患。东莞市委市政府派出12个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带队的督导组,分赴各镇街(园区)督导台风防御工作落实情况。
15日20时,刚刚从国外出差赶回广东的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不顾疲惫,直接从机场驱车来到市三防指挥部。他说,这次东莞迎来一次大考,全市上下要众志成城,全力投入防御工作,要把隐患排查、人员转移安置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在这次防御台风工作中,严明一条纪律——无论哪个部门、哪个镇街(园区),如果因工作疏忽出现群死群伤事故,必须严肃处理责任干部。”梁维东向全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划出了一条“高压线”。
与此同时,东莞全市131个内涝点的值守人员已经全部就位,335处地址灾害隐患点也安排了专人监测,289艘渔船、13艘渡船等船只全部回港避风,495名医疗抢险队员、182辆救护车、1959名供电专业抢险队员、150名武警机动抢险队员全部集结待命,4741万元的三防物资也储备到位。
参与防御台风的一线工作人员在与时间赛跑。从15日早上开始,他们以每小时上万人的速度转移群众;截至当日19时,583个庇护场所全部启动,安置20211名群众。
15日22时30分,东莞市发布防台风动员令,同时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在Ⅰ级应急响应期间,全市范围实行停业、停工、停产、停课。防御“山竹”的战役,由此进入决战阶段。
16日凌晨0点,肖亚非再次来到指挥部。东莞公安、武警、城管全员放弃休息,上岗坚守。全市已经累计组织转移20多万名群众。肖亚非紧急连线沿海片区各镇,强调要高度重视防御风暴潮,对低洼地带、危险地带的人员全部撤离,对老房、危房要全部排查到位。
妻子正在生产他和战友顶风冒雨救出36名渔民
时间进入9月16日白天,“山竹”直奔广东,风雨趋急。
上午9时,梁维东驱车赶赴麻涌、沙田两镇,实地督导检查台风防御工作。“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梁维东在检查中反复叮嘱随行的镇村干部。
11时许,东莞市三防指挥部里,一条最新消息让大家忧心忡忡——道滘镇三防指挥部报告,在道滘镇的水域上,发现多艘从外地临时驶入避风的渔船,还有渔民在船上。风急雨大,渔船左摇右晃,渔民们十分担心自身的安全。
“想尽一切办法展开救援。”肖亚非立即下达指令。东莞市公安边防支队、海事局、道滘镇等多部门立即展开协同作战。东莞市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钟春生在道滘水上边防派出所靠前指挥,并调度虎门港边防派出所一同参与救援。边防官兵驾驶的两艘大马力摩托艇到位之后,钟春生和参谋长何义超分率两队人马出航,驶向被困的渔船。
风急雨大浪高,两艘摩托艇艰难前行。经过10个小时的奋战,前后四次出航搜寻,至16日夜间21时许,15艘渔船上的36名被困渔民全部成功解救上岸。
道滘水上边防派出所副所长陈春宇全程参加了这次救援行动。就在他和战友一次又一次出航救人之时,他的妻子正在老家汕尾生产。就在他救出渔船中的渔民时,他的妻子在医院里生下了小宝宝。
陈春宇原计划15日回到老家汕尾,陪护即将生产的妻子。因“山竹”将至,他主动留队,和战友们一起备战救援。
就在陈春宇和战友们冒着危险在水面上救援被困渔民的同时,在距救援现场10多公里远的泗盛水文站,海风呼啸而过,海浪不停翻滚。
泗盛水文站是国家级报汛站,位于东莞市沙田镇,距珠江口不到两公里。此时,东莞水文测报中心的水文勘测工陈舟旋孤身一人坚守勘测平台。
3.13米、3.18米、3.20米……水位一次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每隔5分钟,陈舟旋就要重复一次上述动作,用快要嘶哑的声音,大声向东莞市三防指挥部报送数据。18时10分,陈舟旋报告,泗盛水文站水位达到3.23米,并持续了5分钟。
这一记录,远远超过2017年“天鸽”来袭的历史最高水位。随后,水位开始下降。
泗盛站的水位数据,成为国家、省、市三级台风防御决策者参考的关键信息。随即,市三防指挥部做出部署,向沿线各镇再次发出预警。
伴随着潮水位一点一点攀升, 16日15时30分后,虎门镇太平水道潮水上涨较快,河水倒灌进入虎门,水最深处可达1米。
灾情就是动员令,在虎门镇主要领导的指挥下,来自消防、民兵、公安等方面的力量迅速行动,封堵缺口,但因潮位太高,最终河水倒灌进虎门镇中心区。在虎门镇长堤路港澳码头附近,虎门太平水道潮水上涨较快,水势越来越大,临时搭建的防潮堤开始出现缺口,潮水涌入路面并迅速沿着虎门大道向镇中心区蔓延。
在湍急水流中,三百多名救援人员搭起“人墙”救助被困市民。河水倒灌的峰值出现在18时05分,虎门水闸测得最高水位3.3米。峰值出现后,水位开始逐渐下降,至当日20时50分,倒灌至路面的河水已可通过倒灌流径反流回太平水道,受浸区域水情迅速得到缓解。
与虎门镇相邻的长安镇也出现了紧急情况。16日17时左右,长安茅洲河,洪水来势汹汹。新民排涝站已达历史最高水位,离海堤的距离不够半只手臂。水很急,随时有漫堤的危险。
长安镇委书记何绍田带领着党政干部站上海堤,装沙石、扛沙袋。新民排涝站工作人员、附近的公安、特警、巡警、群众,争分夺秒加高加固海堤。现场的挖掘机也不断倾倒泥沙、填高海堤。
17时16分,30名长安三防专业抢险队队员加入。10分钟后,第二支抢险救援队伍——长安公安机动队100人到达。17时35分,150名民兵组成的武装部应急队赶到现场。在短短5分钟内,100名特警抢险队也迅速加入。
暴雨中,大浪击打着堤岸,而一支400多人的联合抢险“大军”已集结完毕。这条壮观的“一”字形人力传送带,源源不断地将沙包运送至海堤,加高堤防,筑起了长安人民的“生命线”。
水浸医院1米深 医生护士趟水救人
就在抢险救援人员在前方奋勇作战的时候,后方的应急保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在“山竹”肆虐期间,东莞的医生、护士和社工等社会各界,也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演绎了一段又一段让群众拍手称赞的佳话。
“医生,救救我,我感觉胸闷、呼吸困难!”9月16日晚间,东莞市麻涌医院值班室的电话响起,一名中年男子打来电话,希望能尽快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
此时,受到台风“山竹”的影响,麻涌河洪水漫堤,医院大院及周边水位最深处达到1.2米,平均水位约1米。
“救护车不能进出医院,怎么到小区救人?”台风夜中,医院内科医师莫俊杰、骨科主治医师陈炽森及急救护士组成医疗救援小分队,抬着应急救援冲锋舟,向叶先生所住小区出发。
水流湍急,莫俊杰与陈炽森踩进1.2米深的水中,水没到了腰间。用脚尖试探着一步步往前,接近20时,救援小分队到达目的地。20时15分,救援小分队与叶先生一起安全返回医院。经过检查和治疗,叶先生的病情稳定下来,小分队的成员长出了一口气。
此时,窗外的风雨依然毫不停歇。21时,麻涌镇公安分局、消防大队等应急救援队伍陆续到达医院,与医护人员三方联动,救援一直在持续,冲锋舟也不停转运病人。
在万江流涌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郑福红在这里坚守了一天一夜,妥善安置了90多名前来避险的群众。
郑福红在16日一大早就赶到流涌尾社区服务中心。根据工作安排,他和两名同事将在当天负责接待和安置前来避险的群众。到当天中午,因全市停运,原本前来的两名同事无法赶到,郑福红就一人负责起这里的接待安置工作。
从早上开始,陆续就有群众前来。到当天下午,赶到中心的群众逐渐增多。16时左右,台风登录前,郑福红一清点人数,发现多达85人,后来又增加了几人。郑福红将中心的大厅、活动室、图书馆和兵乓球室等场地全部开放,为这些群众提供场地内的入住庇护,确保大家的人身安全。
人群中有10多名中小学生和两名1岁多的幼童。当晚,郑福红拿来软垫和枕头,妥善照顾他们入睡。午餐和晚餐,则是由社区工作人员统一供应,确保每一个人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城市恢复正常 市民称赞东莞效率
16日20时,东莞市三防指挥部召开台风防御小结工作会议,宣布东莞平稳度过了此次台风的袭击。21时,东莞将防风I级应急响应降为II级,23时又降为III级。17日11时结束防风应急响应。
据东莞市三防指挥部统计,受台风“山竹”的严重影响,截至9月17日15时,东莞全市出现32处堤防漫顶;大风造成19663棵树木、1315个广告牌倒伏, 563台车辆受损,568处路灯灯饰受损;电网线路跳闸拉闸334次,受影响用户141447户;全市作物受灾面积7681亩,成灾面积6118亩,绝收面积2106亩;全市电信、移动、联通和铁塔通讯站点中断2670个;全市港口关停70个,公路中断8条次。
防御工作结束,恢复工作又马不停蹄的开展起来。17日,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救灾复产工作的部署,要求尽快恢复城市秩序,要以人为本,做好灾民救济安置,要保障民生,妥善修复受损设备。
17日凌晨,东莞市城管局负责人连夜带队,巡查绿化树木、市政设施受损情况,并迅速立即组织大批工作人员,着手清理倒伏的树木。
受台风影响,诸如红绿灯等路面公用设施容易短路,尤其是在水洼地易引发触电,危及路人生命。所以要逐一检查电线电缆、低压柜箱、配电房、漏电保护等,排除安全隐患。在“山竹”过后,东莞市经信局会同城管、安监、公安、交通、水务、住建、供电等部门,对全市电力设施开展排查。
东莞上万名公安民警则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继续奋战。交警铁骑队员坐在绿化带台阶上,脱下靴子,倒出里面的雨水,然后又冲进“战场”。
17日,东莞市公路局三杞公路养护所所长林楚珊带领全所养护人员从6时许一直工作到22时。她说:“除了吃饭,一直在路上忙活,巡查公路、疏通排水、清理路障……大家都在不停地干活。”当发现省道S357线香市路跨线桥指示牌被大风吹折断的险情后,林楚珊迅速组织养护人员对相应车道进行安全围蔽,落实警示措施,安排专人值守警戒,并及时通知应急中心调配机械设备和人员,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指示牌。
在大朗镇,镇委书记谢锦波带领该镇各单位部门和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台风“山竹”离开后连夜冒雨清理。
在凤岗镇,台风过后多处交通信号灯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对此该镇交警部门出动维修车辆,沿交通干道逐一进行排查,发现受损信号灯将第一时间进行维修更换,为灾后清理修复工作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倒伏的树木,真不敢相信台风刚刚远去。为东莞效率点赞,为防御台风的一线工作人员点赞。”17日上午,东莞南城市民李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条消息,她的众多好友都点赞表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