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虎门公安民警用手拉起人墙,解救被困群众。记者 孙俊杰 摄
16日21时许,将最后一名被困渔船的渔民救下后,满身湿透的东莞市公安边防支队道滘水上派出所副教导员陈春宇掏出手机,才看到家人从老家汕尾发来的消息:母子平安!泪水顿时从他的眼眶里涌出,汇入脸上的雨水和汗水。
陈春宇和他的战友们连续奋战了10小时,乘坐摩托艇先后4次出航,从道滘水域搜救出被困在15艘渔船上的36名渔民。这时,远在百公里外,陈春宇的孩子出生了。 4个小时前,台风“山竹”在广东江门台山市海宴镇登陆,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在“山竹”风暴圈里的东莞,也遭受了罕见的狂风暴雨和历史最高潮位。
安全转移146991人,妥善安置122727人。在全市各级干部和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面对历史最高潮位,面对13级阵风,面对倒灌的海水,东莞最大限度地将损失降到了最低,最大可能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的治理能力和应急水平经受住了考验。
“只要全市上下心往一处使,没有什么难得住我们。”正如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所言,实践证明,东莞全市党员干部和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在防御台风“山竹”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可贵的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社会各界互帮互助,体现出东莞这座城市的大爱。
9月17日,麻涌应急救援队用冲锋舟接送和转运群众。记者 孙俊杰 通讯员 麻宣 摄
1 紧急动员 全市停工停产停课
9月15日9时,东莞正式进入防御“山竹”战前状态。省防总动员会议结束后,东莞立即召开动员部署会议。作为东莞市三防指挥部指挥,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逐一听取三防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全面部署防御工作。从这时开始,指挥部一直灯火通明。
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全市立即行动起来。按照市三防指挥部的部署,全市各镇街(园区)、各村(社区)层层动员,领导干部带头赶赴一线,逐一排查辖区建筑工地、低洼地带和各类安全隐患。东莞市委、市政府派出12个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带队的督导组,分赴各镇街(园区)督导台风防御工作落实情况。
15日20时,刚刚从国外出差赶回广东的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不顾疲惫,直接驱车来到市三防指挥部。
“无论哪个部门、哪个镇街(园区),如果因工作疏忽出现群死群伤事故,必须严肃处理责任干部。”梁维东向全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划出了一条“高压线”。 与此同时,东莞全市131个内涝点的值守人员已经全部就位,33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也安排了专人监测,289艘渔船、13艘渡船等船只全部回港避风,495名医疗抢险队员、182辆救护车、1959名供电专业抢险队员、150名武警机动抢险队员全部集结待命,4741万元的三防物资也储备到位。
参与防御台风的一线工作人员在与时间赛跑。从15日早上开始,他们以每小时上万人的速度转移群众。904个庇护场所全部启动,安置20211名群众。
15日22时30分,东莞市发布防台风动员令,同时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在Ⅰ级应急响应期间,全市范围实行停业、停工、停产、停课。防御“山竹”的战役,由此进入决战阶段。
16日凌晨0时,全市已经累计组织转移安置20多万名群众。
9月16日,东莞道滘镇的救援队伍解救被困渔民。记者 孙俊杰 通讯员 道宣 摄
2 顶风冒雨10小时救出36名渔民
9月16日上午,“山竹”直奔广东,风雨趋急。
9时,梁维东驱车赶赴麻涌、沙田两镇,实地督导检查台风防御工作,他反复叮嘱:“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时间接近中午,风雨越发肆虐。东城铁骑队队员黎杰和叶炳林各驾驶一辆警用摩托车,巡逻至东城八一路时,发现前方几根粗大的树枝掉落在路面,两人见状马上下车清理树枝。
11时许,市三防指挥部里,一条最新消息让大家忧心忡忡——在道滘镇的水域上,发现多艘从外地临时驶入避风的渔船,还有渔民在船上,十分危险。
“想尽一切办法展开救援。”肖亚非立即下达指令。东莞市公安边防支队、海事局、道滘镇等多部门立即展开协同作战。市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钟春生在道滘水上边防派出所靠前指挥,并调度虎门港边防派出所一同参与救援。经过10个小时的奋战,前后四次出航搜寻,至16日夜间21时许,15艘渔船上的36名被困渔民全部成功解救上岸。
此时,距救援现场10多公里远的沙田镇,国家级报汛站泗盛水文站,海风呼啸而过,海浪不停翻滚。东莞水文测报中心的水文勘测工陈舟旋孤身一人坚守勘测平台。
3.13米、3.18米、3.20米……水位一次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每隔5分钟,陈舟旋就要重复一次上述动作,用快要嘶哑的声音,大声向东莞市三防指挥部报送数据。18时10分,陈舟旋报告,泗盛水文站水位达到3.23米,并持续了5分钟。这一记录,远远超过2017年“天鸽”来袭的历史最高水位。 泗盛站的水位数据,成为国家、省、市三级台风防御决策者参考的关键信息。随即,市三防指挥部作出部署,向沿线各镇再次发出预警。
随着潮水位一点一点攀升,虎门镇太平水道潮水倒灌进虎门镇中心区,险情一触即发。在湍急水流中,300多名救援人员搭起“人墙”救助被困市民。
17时,与虎门镇相邻的长安镇茅洲河,洪水来势汹汹。新民排涝站已达历史最高水位。镇委书记何绍田带领着党政干部站上海堤,与新民排涝站工作人员、公安、特警、巡警、群众等400多人集结成联合抢险“大军”,排成壮观的“一”字形人力传送带,源源不断地将沙包运送至海堤,加高堤防,筑起了长安人民的“生命线”。
3 水浸医院 医生护士蹚水救人
就在抢险救援人员在前方奋勇作战的时候,后方的应急保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16日下午,大岭山医院受台风影响停电,正在进行手术的ICU医生徐海斌,在应急电源下沉着冷静地为患者顺利完成了腰穿手术。
16日晚间,东莞市麻涌医院值班室的电话响起,一名叶姓中年男子打来电话,希望能尽快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
医院内科医师莫俊杰、骨科主治医师陈炽森及急救护士组成医疗救援小分队,抬着应急救援冲锋舟,向叶先生所住小区出发。
水流湍急,莫俊杰与陈炽森跳进1.2米深的水中,水没到了腰间。用脚尖试探着一步步往前,接近20时,救援小分队到达目的地。20时15分,救援小分队与叶先生一起安全返回医院。经过检查和治疗,叶先生的病情稳定下来,莫俊杰顾不得休息,又开始救治冲锋舟不停转运来的新病人。
这天晚上的万江流涌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90多名避险的群众吃完热乎乎的晚餐,靠在软垫和枕头上准备入睡。由于全市停运,两名同事无法赶到,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郑福红一个人在这里坚守了一天一夜,妥善接待和安置了避险群众。
4 城市恢复正常 市民点赞东莞效率
16日20时,市三防指挥部召开台风防御小结工作会议,宣布东莞平稳度过此次台风的袭击。21时,东莞将防风Ⅰ级应急响应降为Ⅱ级,23时又降为Ⅲ级。17日11时结束防风应急响应。
受“山竹”的严重影响,截至17日15时,东莞全市出现32处堤防漫顶;大风造成19663棵树木、1315个广告牌倒伏,563台车辆受损,568处路灯灯饰受损;电网线路跳闸拉闸334次,受影响用户141447户;全市作物受灾面积7681亩,成灾面积6118亩,绝收面积2106亩;全市电信、移动、联通和铁塔通讯站点中断2670个;全市港口关停70个,公路中断8条次。
防御工作结束,恢复家园的工作又马不停蹄开展起来。17日,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救灾复产工作的部署,要求尽快恢复城市秩序,要以人为本,做好救济安置,要保障民生,妥善修复受损设备。
城管、交警、消防、路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从台风中的“逆行者”变为台风后的“夜行者”,连夜抢修、清理树障、排查桥梁隐患……
17日,市公路局三杞公路养护所所长林楚珊带领全所养护人员从6时许一直工作到22时。她说:“除了吃饭,一直在路上忙活,巡查公路、疏通排水、清理路障……大家都在不停地干活。”包括林楚珊在内的这支养护队,21名队员全部都是女性。
17日23时,黄江镇东环路上仍能看到一排排穿着橙色衣服的环卫工人,正在清扫树叶、冲刷地面。“早上5时就开始清理,干了17个小时了,还差2公里就可以把东环路全部清理完毕。”环卫工人李叔说,他们的三餐都是“在路边解决的”,“回去马上冲凉睡觉,明天还要早起”。
颤抖的手脚、布满血丝的眼睛……这是一群特殊的队伍。18日凌晨3时,东莞消防121名队员连续奋战11个小时,圆满完成了省公安消防总队部署的增援深圳的任务。此次增援任务中,队员们累计清除倒伏树木67处,清理疏通道路16.8公里。
截至18日10时,东莞市的交通、供电已全部恢复正常。
一位东莞市民在朋友圈写道:“市民在家能平安度过,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为一线防风抗洪的工作人员点赞。‘山竹’过境,岁月不能静好,只因有你,惊险降低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