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 谢颖 通讯员 王瑸玢
2009年11月12日,东莞市首批172名社工正式宣誓上岗。
人群里,有位年轻人眼神坚定。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东莞首家注册的专业社工机构,而他又是大众的“001”号,“这个001给予我的一直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如今正值东莞社会工作发展第十个年头,这位001号的年轻人就是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陈锦坤。
选择社工 无怨无悔
2009年,刚毕业的陈锦坤如愿回到了家乡东莞的社会工作发展中,上岗后作为首批社工被派驻到东莞市社会福利中心岗位,为寄养家庭的孤残儿童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而他与社工行业结缘,却源自于学生时期一个课堂的小插曲。
大一的一堂《社会工作概论》课上,“老师问我们谁以后想做社工,班上只有一位同学举手,老师当时感慨万千,最后竟然哭了”,陈锦坤说,当时老师的反应让他震撼,并开始对这个职业好奇。
这堂课之后,他对专业课更加用心,并在日后的学习中逐渐坚定了毕业后从事社工的想法。
活力创新 特色项目屡次获奖
回到东莞后,作为本地人的他,理所当然地承担了机构许多协调与筹备工作。两年后,机构急需既熟悉行政管理又了解社工专业的人才,他转岗行政岗位。
彼时,特色项目购买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服务模式开始试点,服务究竟应该怎么做,成了摆在他与团队面前的课题。
“因为没有参考,所以只能跟同事慢慢摸索”,陈锦坤说,那时候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很多制度和方案都是几易其稿,甚至要全部推倒重来。
在他的努力下,机构重新梳理了前线服务管理系统,社区中心数量不断增加,特色项目也在国家级大赛中多次获得荣誉。
此外,陈锦坤也主导建立了员工互助组织“成长基金会”和“土司坊”,创建了行政培训、员工自主交流培训和资助外出培训三结合的培训体系。
2012年,机构与湖北省团校建立联系,赴武汉进行为期5天的实务分享培训,迈出了输出东莞社工实务经验的重要一步。
肩负重任 积极探索社工机构“造血之路”
2014年1月,陈锦坤正式被任命为大众社工副总干事,协助总干事统筹机构各项事务。
几年里,他在服务、研究和品牌等方面下功夫,使机构在保持高质量的服务的同时不断成长。
在服务方面,机构策划申报的“外孙计划”“街角曙光”“逆境而上——青少年抗逆力培养项目”等项目先后获得资助并顺利实施,大众社工也被评为国家民政部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
自2014年起,机构坚持每年举办大众社工公益微项目大赛,为社工提供提升项目运营能力和众筹的平台,开启社工机构自主运营服务项目的“造血”之路。
在研究方面,机构总结岗位经验,编撰、研发出了多套服务手册及研究报告,大众社工同事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约60篇,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约500篇。
陈锦坤坦言,自己的成长得益于东莞社工行业的发展,也有赖于机构的人才理念。在他看来,东莞社工的模式吸收了广东与深圳两地的优点,各职能部门参与程度更深,岗位类型也更为丰富,行业发展充满潜力。面对下一个十年,他已经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