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特殊的“服务对象”来到了东莞市救助管理站——陈(化姓)先生不是来求助,而是为救助站工作人员和社工送来了一面锦旗和1000只口罩。他说,是东莞市救助站给了他重新开始的机会。
故事要从四年前说起。当时,陈先生已经六十多岁,因为患上肺病,变卖公司从青海老家来到东莞投靠朋友,治病休养。由于年纪已大且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陈先生的积蓄很快花光,且又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症状。他不愿再拖累朋友,便四处求助,寻找临时的庇护。2016年11月10日,在志愿者的帮助之下,陈先生被送到东莞市救助站,专业社工对其进行介入。
社工了解到,陈先生与妻子早已离异,一对儿女也不愿与其交往。社工前后联系其家人上百次,都是无人接听或拒接,最后甚至换掉了手机号。多次联系家人未果,社工又再次联系当地民政部门,但对方明确表示不愿接受陈先生。
作为当时接手个案的社工之一,东莞大众驻市救助站社工熊军民还记得,那时陈先生情绪易激动,对生活充满怨愤。同时受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时常感觉气喘无力,更进一步加剧了他的负面情绪。为此,熊军民与其他社工及救助站工作人员一起对陈先生开展了情绪疏导工作。在大家的长期陪伴下,陈先生心态逐渐平息,对个人的遭遇、对救助管理政策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也开始慢慢接受现实,不再怨天尤人。同时,救助站也协助陈先生进行了必要的医疗救治。
2018年6月29日,经过一年零七个月的在站生活,陈先生的身体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社工也终于联系上陈先生的弟弟,由其弟弟把陈先生接回了老家。陈先生说,自己当时在东莞已经走投无路,但救助站帮助让他十分感动。东莞是一个有爱心的城市,救助站对待流浪人员真心负责,也让他再次对生活燃起了希望。
目前,陈先生已经重新开始做生意,青海、东莞两地跑,气色也好了很多。此次来到救助站,是专程来致谢的。“是东莞市救助站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陈先生说。
东莞时报记者 周素琼 通讯员 王瑸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