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精残部的办公室里,走进来一位职员大姐,她看见祝姑娘,眼笑眉开地说:“她真的很善良,做事很认真,我们都很喜欢她,很敬佩她。”说得祝姑娘捂着脸趴在桌上开心地笑:“他们真的很撑我,怎么办,我太感动了。”
还没留神过来,大姐接着说起了祝姑娘的日常点滴,眼眶红了,不一会儿热泪流下来,一摆手:“不说那么多了,总之,我们都最怕祝姑娘走。”
“最怕祝姑娘走”这句话,在这次采访中从不同人的口中不断反复地出现。
胡肖祝是广东佛山姑娘,2008年从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学专业毕业,心心念念想要投奔残疾人服务事业,先后投考过一些单位都无果,倔强的她不甘于“为一棵树而吊死”,理智分析,“面包和理想,先要保证基本的生存问题”,她凭借出色的英语成绩,成功通过一家外企银行的考核,成为正式员工。
这一年,她兢兢业业, 9点上班她总是7点就到办公室准备一切,勤奋务实,出错率极低,业绩也好,深得领导同事喜欢。然而这位雷厉风行,在金融行业业绩薪酬迅速攀升的小姑娘却从不曾放弃自己的理想,她对自己说,也对上司说:“一年,我只做一年的时间。”
一年限期真的悄然而至,任凭领导同事极力挽留,却难动摇她决意要离开的决心。
2009年7月,她带着最初的理想和一年外企历练出的行政及业务能力,只身一人到了深圳的社工机构重新出发,成为一名项目的实习生。在实习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她去了当时刚刚兴起社工行业的东莞,通过了两家机构的面试,最后选定了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衡量选择的时候,主要考虑到是本土开办且口碑较好,就定了。”胡肖祝最关心的是“有没有残疾人服务这一块,我希望能够投身这项服务当中”。
和另外两名女社工被分配到东莞市残联学前教育中心,胡肖祝形容那是一个辛酸的开始,无数阻力和挫折都在一点点地侵袭着她的意志。
对于很多第一次购买社工服务的单位而言,初期容易定位不准,把社工当成行政协助人员,大量的文书工作会让一个立志于专业服务的社工失去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胡肖祝深知社工刚开始不受认同,也许是还没有机会施展专业服务,一般人对无以抗拒堆积如山的行政工作感到泄气而产生抱怨的时候,她告诉自己:宁愿牺牲私人时间多加班做社工方面的工作,也不会马虎对待用人单位交代的行政工作。
她说“寄情工作”,无惧多苦多累,一心一意地扑在工作上。为了尽快能够开展社工专业服务,她利用学员的下课间隙,每天至少巡上两个两回,跟孩子们熟悉;她利用傍晚放学时间,和学员开展“萤火虫小组”,渐渐获得孩子和家长的认同;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除了繁重的行政工作,她还写很多活动策划书,不断修正,不断创新。
没有真正地放过假,周末也是在出租屋里不断地学,不断地写,不断地修正。长时间的超强度工作的她甚至连不远的家乡也没回去过,来莞半年后第一次回佛山,才踏进家门,妈妈一眼看到了瘦小憔悴的她,心疼地哭了起来。
家长不愿意她“漂在外面”,相比起之前的高薪工作和在家生活,胡肖祝并无太多眷恋,“漂就漂吧,没什么大不了,这里有我喜欢的工作,喜欢的一群人。”
“工作中最让我快乐并给予我动力的,便是这一群天使般的孩子。”做社工一年后的胡肖祝在当时的工作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感想:
在这些孩子当中,有智障、唐氏、自闭症、癫痫、脑瘫等各种类型的残疾症状。刚开始接触她们时,不知如何着手给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经过不断的摸索,到现在,即使是面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残疾孩子,开展活动对我而言已不再单纯是一份工作内容,而更是一种快乐。每一次走进三楼活动室,孩子们一见我进门,就非常热情地喊:“祝姐姐!门前大桥下!”然后,一个个小朋友就马上拿着自己的凳子围着我坐成一个圈。她们都很自觉、很积极。而我,总会在这一片欢笑声中与孩子们度过一整个快乐的夜晚……
胡肖祝不仅花心思在孩子们身上,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家长沟通,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和放弃,“今天他(她)也许是你的包袱,但是只要不放弃学习和锻炼,说不定明天他(她)就成为你的骄傲。”
2010年11月,胡肖祝含泪送走了一位跟自己并肩作战的好搭档,那天晚上俩人一起吃晚饭,坐在大卡司里相看泪眼谁也不愿意走,直至眼巴巴看着好战友离去的背影。
辛酸的一整年,所幸一直有搭档的相互支持,如今好友即将回乡发展,那种孤军作战的滋味,让硬朗独立的胡肖祝也吃不消,她开始彻夜失眠了。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完全忘了自己。
像是走了很长很久的路,只记得埋头赶路,全副心思都在服务对象身上,突然的回望才让自己仔细地看到了身上的伤。她也只不过是孩子家长眼中“早餐都不吃,很心疼她身体”的一个弱女子,负面情绪差点将她淹没,“没想到以后怎么样,只想走,想回家去。”
她觉得自己的处境有点“内忧外患”,虽从未埋怨过,但也真切地委屈过。只是她深知什么力量最大,怨恨的力量不是最大的,忍辱才是。
她说放弃也只是至今唯一的一次情绪化想法,经过机构同事和督导都分别给她鼓励,尤其是督导的支持,让她倍感温馨。“我所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他们认同我,都看得到。”
不久,她被调离了学前中心,到了托养中心精残部。
《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是位精神病患者,村上春树笔下的主人公都有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他认为“永远都要站在弱者的那一边”,面对强势和逆境要有优雅不屈的勇气。首次接触精神病人,她回机构借了一本《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下了决心,“重新学起”。
在这里,她暂别了学前中心的“祝姐姐”时代,而摇身成为融化人心的“祝姑娘”。
采访当天,在精残部的女生区,一位学员在午饭后突然哭了起来,祝姑娘一边嘱咐这位学员的好朋友为其倒一杯温开水,一边轻轻地拍着哭闹学员的背部,“不要哭,有什么事可以同祝姑娘说。”
面对这些特殊人群,主要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学员,祝姑娘说:“因为无知才会恐惧。”为了消除刚开始的恐惧,她大量阅读和学习请教,“每次看到有学员发病的时候,我就会想我到底能做些什么能真正帮助到他?”
一位抑郁症的女孩儿,年纪轻轻,在祝姑娘来之前已经在精残部托养了将近两年,家长为了安全,打算将女孩一直这么托养下去。祝姑娘认为二十五岁不到的女孩可以重新投奔社会过正常人生活,咨询过医生和督导,给女孩及其父母做思想工作,终于帮助她踏出了第一步。女孩很争气,在杏林春卖凉茶,从店员做到店长,不间断跟祝姑娘保持联系。
后来女孩儿成了精残部一个典型的榜样,祝姑娘总是以此鼓励学员,“刚开始重返社会会有很多不适应,这是正常的,千万不要放弃,要像她一样勇敢。”
为了运用先进的实务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祝姑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的工作方法和技能,考取了手语中级证、心理咨询师三级及精神康复急救证书等。
2012年11月,机构竞选“双月之星”现场,祝姑娘站在台上接受几番热烈的掌声下来,获得了压倒性的高票数。台下有不少人给她传过来一叠小字条,“她是大众社工普通的一员,但也是大众一颗璀璨的明星,我为能与她成为同事骄傲,我相信她将会成为大众的骄傲。”
12月,全市优秀社工推选,一位聋人儿童的妈妈专程从广州过来,匆匆来回只为“替肖祝说上几句真心话。”满腹感怀,带着孩子上台说起了这两年肖祝默默无私带她走过的一段路,说得站一旁的祝姑娘泪光闪烁。
收到邮件选上市优秀社工的那一天,精残部的所有职员都雀跃了,动情的同事发来短信“这是我来这里工作这么久,最开心也是最感动的一天,为你高兴!”在此之前,为了给祝姑娘助威,他们合力录了感人的视频,跳潮流的舞曲拉票,平日高要求的部长在用人单位评价一栏给她打了一百分。
祝姑娘不仅是服务对象最强大的依靠,她的到来,为精残部也带来了微妙的变化。她切身关心同事,为这样一个时常要面对特殊人群的部门开展感恩活动,细心地为每位职员写了感谢词,相互拥抱之中,女孩们都落了泪。
三年多以来的社工道路,胡肖祝始终执着地、坚持不懈地坚守着服务残疾人的社会工作,在工作上严于律己、刻苦钻研,更在助人理论上不断的实践和深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怀着“行公义,好怜悯,怀谦卑的心,与服务对象同行”的服务信念,为残疾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陪伴残疾人家属一路同行,带其一步一步地走出困境,让家属从绝望中点燃希望。
“残疾人社会工作,对于我,是一份非常非常热爱的工作,我依然会坚定而一如既往坚守着。我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积累更多的助残工作经验,并感染和带动更多的同工及特殊教育工作者,更适切地去帮助更多的残疾者。”胡肖祝说。
她有一回看到社工花名册上一位同工的留言的理想是“坚持不懈地走社工道路”,一年后她精神和信念被残酷的工作现实折磨得支离破碎,心态没法调整,最终放弃了。
“想到她,想到她曾写下的这句话,很惋惜,也很心痛。”社工道路不易,为残疾人群服务更是冷暖自知,她几乎牺牲了所有私人时间扑了进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而她的专注和坚守最后都将被时间所肯定。